- • 主管单位: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
- • 主办单位: 中华医学会
- • 审稿周期: 1个月内
- • 出版周期: 月刊
- • 国际刊号: 0253-2727
- • 国内刊号: 12-1090/R
- • 期刊类别: 医药卫生科技 查看更多期刊
- • 邮发代号: 6-54
- • 主编: 王建祥
- • 影响因子: 0-0.5
- • 出版地区: 天津市 查看更多期刊
- • 出版社: 协会类
- • 语言: 中文
- • 创刊时间: 1980
1.《中华血液学杂志》述评:是该专业领域内导向性较强的文章,一般由编辑部约请该领域内知名专家撰写。应对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归纳和评价,其观点应反映学术界主流趋势。撰写时可对某一领域内一个具体问题,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,介绍作者的经验,表明作者的观点,并有相应的证据支持。
2.论著(包括研究报告、临床调查、简报):可按序言、资料(对象)与方法、结果、讨论四部分的结构进行撰写。前言应简要阐明研究设计的背景、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拟达到的目的,可引用文献,以200~300字为宜。研究方法中应明确提出研究类型,研究类型的关键信息也需在摘要和文题中体现。具体内容包括:①临床研究或实验研究;②前瞻性研究或回顾性研究;③病例系列研究、病例对照研究、队列研究、非随机对照研究或随机对照研究。结果需与方法一一对应,避免出现评论性语句。讨论中出现的结果必须在前文结果部分有所表述。
3.综述:综述是对某一领域内某一问题的研究现状,可结合作者的研究结果和观点,进行客观归纳和陈述。应选择目前研究进展较快的主题,不宜选择发展平缓的主题。应尽量选择5年以内的文献进行综述。行文采用第三人称,应避免直接阐述作者的观点。
4.《中华血液学杂志》病例报告:病例报告应选择诊治过程有特殊之处,能够为临床诊治同类病例提供启示的病例;避免进行罕见病例的简单累积。病例资料应详尽,包括主诉、现病史、既往史、体检、实验室检查、影像学检查、诊断、治疗方式、病理学检查、治疗结果等。尤其是对诊断、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检查结果,需重点描述。有创新的治疗手段也应详述。讨论部分应结合病例的诊治特点进行简要点评,避免进行文献综述。
5.共识与临床指南:有科学的前期研究铺垫,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,制订方为学科学术代表群体,内容经过充分的专家论证。
6.会议纪要、消息:会议纪要和消息应按照新闻稿的要求撰写,需具备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事件的起因、经过、结果六要素。